——
通货膨胀是政府偷偷掠夺人民财富的手段,极少数人获得暴利——没错,通货膨胀就是剪老百姓的羊毛,让权贵的财富更集中,中下层群众更贫穷。
但是,从国家的统治与巩固来讲,的确是良药(当然有一定限度)。
当大多数资源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的时候,占有绝大多数的金字塔下层的群众能够分配到的资源就越少,资源的价格就会越高,少数的金字塔中上层的既得利益者就会越富有。
大家知道,有些资源会变成富人间的游戏(比如现在的古董、字画),完全失去群众基础;而如果与生活密切相关的资源过度集中,一定会爆发极端冲突事件,造成社会动荡。
政府通过不断稀释货币的实际购买能力,并且对粮食等生活必需品实行平准制度,一方面保证了绝大多数人民的基本吃饭问题,另一方面让中下层群众手中的余钱基本消耗在特定的商品上,以至于不得不马不停蹄地劳作,这才能保证社会的稳定和向前发展,而上层精英就可以坐享其成。
让我们回顾一下过去80年代,那时的人们靠省吃俭用攒出节余,被消耗在自行车、手表、缝纫机上。通过不断的劳作,才能吃饱饭,才能攒点钱买三大件娶媳妇。
80年代末,90年代初,人们的工资提高了,手里的结余增加了,彩电、冰箱的大规模普及又消灭了老百姓手中的流动性。
紧接着电话、空调又接过了彩电、冰箱的大旗。那时安装个电话可要5000元啊。
随着工业化水平大幅度提高,经济高速增长,货币发行量也迅速增加,彩电、冰箱等工业化大规模产品已经不具备稀缺资源的特性,也无法吸收百姓手中庞大的结余资金。
汽车和商品房的发展成为消灭老百姓手中的流动性的最好工具。
在经济发展的大潮中,一旦对资源的支配权可以换取利益,贫富两极分化是发展的必然。随着贫富分化开始加剧,财富集中在少部分人手中,集中了大量财富的少部分人已经不满足于购买普通的消费品(汽车是工业化的产物,不具备稀缺性),对投资品的追捧造就了2005年房地产的崛起。
房地产具备了投资品和生活必需品的双重属性,既可以让金字塔中上层的精英群体依靠房地产保值增值,又可吸收掉中下层群众的未来若干年的结余资金。
大量印刷的货币还是有一定数量留到勤劳肯干的白领手中的,而这些货币又因为通货膨胀因素消耗在不断上涨的生活必需品上,必需品中商品房占了大头。
于是拥有大量房产的金字塔中上层精英可以坐享其成,享受房产升值带来的收益,而中下层群众不得不为房子打工。
发行大量货币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通过通货膨胀来消灭广大群众手中的流动性,是政府稳定社会,发展经济的法宝,适度的通货膨胀当然是缓解社会矛盾的良药。
——
对于大部分普通人来说,买房是一种刚需,房产有了附加的金融属性之后,优质房产的增值可以抵抗通货膨胀,变成了和基金相似的东西,伴随着买房置业的焦虑是人对于自己资产缩水的焦虑,即使自己的资产是增长的,但增长得不够快和较低的投资回报率只会让自己的资产不断贬值,甚至离买房的准入门槛越来越远。
低生育背景下落户政策越来越宽松,只是落户就真的变成xx人了吗?总有各种办法限制租房人的各种权利,比如学区房限制受教育权,租售不同权,上海自如管家未经允许非法入室等一系列事件,付了不菲的房租却要受这份气,甚至连基本的人身财产安全也无法保障,那还不如回老家呢。在这种情况下买房是为了满足朴素的居住需求,让自己维持基本的生活水准,首付和30年贷款才是在一座城市安身立命的投名状。
互联网一年比一年高的应届生薪资彷佛在说你的薪资也会是一个稳定的上扬曲线,而这个状态可以维持三十年吗?这个社会可以保持三十年高速发展吗?在经济下行期体制外是有很高的失业风险的。还需要面对35岁就业焦虑、企业效益不佳裁员风险、内卷压力,背负高房价高风险,慢慢击碎了都市打工人的梦幻泡沫,我花了十年才能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我们就一样了吗?努力多年依然处于金字塔的底层。
社会需要底层群众用巨大的付出和极少的收获为金字塔上层群体服务,只有极少数人能从底层脱颖而出。邹容说元清两代的考试制度:“至于科举清要之选,虽汉人居十之七八,然主事则多额外,翰林则益清贫。补缺难于登天,开坊类于超海。又多设各省主考、学政及州、县教育等职,俾以无用之人治无用之事而已。即幸而亿万人中,有竟登至大学士、尚书、侍郎之位者,又皆头白齿落,垂老气尽,分余沥于满人之手。”清代科举对人们的羁縻牢笼令人唏嘘,如今这条路依然很难,但总还有希望。体会过底层的艰辛,见识过基层的操蛋,就几乎只能沿着这条路走。
而自己一生为之努力的目标只不过是别人眼中微不足道的东西,我通过勤奋努力和幸运才得到的东西,别人很随意地就能得到,就好像生来就拥有这些。
社会的矛盾始终是阶级斗争,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斗争,是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之间的斗争,一个信奉丛林法则的精英社会决定了国民收入的金字塔结构,固化了等级森严的阶级壁垒,当我为了一点点加薪欢欣雀跃的同时,我做梦都想不到精英阶层手中究竟握有多少财富,而自己仅有的一点点可怜的财富又因为通货膨胀而不断贬值,消耗在不断上涨的生活必需品里,从而陷入西西弗斯式的重复劳作,每个工作日从早上8点到晚上6点,我不是在工作就是在去工作的路上,很可能未来三十年都是这样,而这样也仅仅只能维持一种平庸的生活。
个人的欲望和内心的痛苦,放在个体身上都是无限大,而社会的发展、历史的进程并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很快就湮灭在每天山呼海啸般的信息流中,被天地视为刍狗。